close

I. 前言

臨床上,常常見到上運動神經元 (upper motor neuron) 受傷的病人,容易伴隨著痙攣的問題產生,而痙攣問題又會影響動作功能的表現,甚至造成次發性的併發症。因此,本篇以了解痙攣的機制,以及臨床上物理治療師如何利用相關的儀器治療,以降低痙攣的效果。

II. 神經系統的解剖構造

A. 感覺接受器

1. 肌梭(muscle spindle):肌梭被包裹在肌肉內,長度大約3-10公釐,它具有感覺肌肉長度的變化,以及感覺肌梭外纖維 (extrafusal fiber) 長度變化速率的兩種功能。每個肌梭上都有兩個感覺末稍,分別是初級 (primary) 或稱Ia傳入纖維,與次級 (secondary) 傳入纖維。這兩個感覺末稍皆分佈於肌梭的中央,這是肌梭裡不具有收縮性的部份;在肌梭的兩端是可收縮的,由r運動神經元 (r motor neuron) 所支配。事實上,正常的肌肉張力 (muscle tone),是靠脊髓反射弧 (spinal reflex arc) 來維持[7]在正常情況下r運動神經元受到大腦傳來適當的抑制訊息,只維持低度的活動性,並且經由輸入神經纖維 (主要以 Ia 為主) 將訊息傳遞到α運動神經元,使骨骼肌適度的收縮。這種r運動神經元à肌梭àIa輸入神經纖維àα運動神經元à梭外肌纖維的路徑若失去腦部的調控,將導致r運動神經元的活動性增加,因而引起痙攣 (spasticity) 現象。

2. 高爾基腱器(Golgi tendon organ):高爾基腱器的直徑約0.1-1公釐,位於梭外肌纖維與肌腱之間的交界處,並且與肌肉纖維之間有串聯的關係。高爾基腱器受到 Ib 輸入神經纖維的支配,其主要的功能是感覺肌肉的張力,當肌肉過度收縮時,高爾肌腱器會被興奮,經由中間神經元的轉接,抑制作用肌與興奮拮抗肌

3. 雷秀細胞(Renshaw cell):雷秀細胞是一種中間神經元。當 Ia 輸入神經纖維將訊息傳到此細胞時,雷秀細胞會抑制作用肌的收縮;此外,經由 Ia 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抑制,使得拮抗肌收縮。

 

B. 神經路徑(Neuron pathways)

1.皮質脊髓路徑(corticospinal pathway)  

此路徑經由大腦皮質前運動區(premotor)、頂葉(parietal lobe)至延髓下部,然後再分為外側皮質脊徑和腹側皮質脊徑。它主要控制人類的精細動作,如果這條路徑受到損傷,會出現遠端肌肉無力癱瘓,以及巴比斯基現象(Barbinski sign)

2. 腦幹路徑(brainstem pathway):此路徑共可分為三大部份,紅核脊髓路徑(Rubrospinal tract)、網脊髓路徑(Reticulospinal tract)與前庭脊髓路徑(vestibulospinal tract)。以下分別敘述:

a. 紅核脊髓路徑(Rubrospinal tract):由小腦或大腦皮質發出,經紅核(red nucleus)至對側脊髓的外側腹角處(lateral funiculus)。其主要的功能是使屈曲肌群興奮,抑制伸直肌群,特別是上肢遠端的肌肉群[5]

b. 網脊髓路徑(Reticulospinal tract):由延髓(medulla)或橋腦(pons)至脊髓的腹角(ventral horn)。其中背外側網脊髓路徑之功能為抑制伸肌、興奮屈肌;而腹內側網脊髓路徑之功能為抑制伸肌、興奮屈肌。

c. 前庭脊髓路徑(vestibulospinal tract):此路徑是由前庭核外側(lateral vestibular nucleus)至脊髓腹側內側角 (ventromedial funiculus)。其功能是興奮伸肌,抑制屈肌。大致來說,腦幹通路的功能是維持姿勢和肌肉張力,還有調節脊髓的反射作用。

 

III. 痙攣的機制

    首先,我們必須嘗試對痙攣下一個定義。有關此方面的說法很多,[1][7][12]廣義來說它是肌肉張力過強的現象,而這個現象與肢體移動的速度有關(velocity-dependent);也就是說肢體的動作速度愈快,痙攣的程度愈強。此外,痙攣還具有下列的特徵:首先,對被動運動的阻抗會明顯增加,這是因為次級輸入神經的張力性牽張反射(tonic stretch reflex)的增加。其次,深部反射的反應增加,因此當我們輕敲肌腱時的反應會變強,這是經由Ia輸入神經纖維的相位性牽張反射(phasic stretch reflex)所引起的。關於造成痙攣的可能機轉,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:

A. 動作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。所謂興奮性增加,是指較小的牽拉幅度(stretch amplitude),或者較慢的牽拉速度,就會使得動作神經元興奮。

1. 當興奮性的輸入訊號增加時,這種情形可能是Ia輸入神經纖維本身的敏感度增加或中間神經元的活動性增加,還有另一種可能是下行路徑過度的興奮。

2. 突觸後抑制(post-synaptic inhibition)能力降低。這可能包括雷秀細胞、Ia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與高爾基腱器的Ib輸入神經纖維的抑制作用降低。神經元的內在電位性質改變,例如:細胞膜內外離子電位的改變或者是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有變化,容易造成去極化的現象,這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。

B. r運動神經元à肌梭àIa輸入神經纖維à α運動神經元à梭外肌纖維的路徑若出問題也會造成痙攣。

1. r輸出纖維的過度活動。

2. 興奮性中間神經元對感覺輸入變得較敏感,可能的原因有:

a. 側枝發芽(collateral sprouting):有些研究証明[1][7]脊髓內的神經纖維被切除後有再生的現象,會長出側枝發芽。而且在脊髓損傷的病人,其側枝發芽的形成時間與痙攣時間出現時間接近,所以被認為是造成痙攣的機轉之一。

b. 神經切除後反應過度(Denervative hypersensitivity)。這種原理是脊髓內神經元對化學物質的敏感度增加所造成,至於是否是神經傳導物質或酵素產生變化,或者化學接受器數目增多,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。突觸前抑制作用降低被阻斷或對傳導物質的接收變敏感,都會產生痙攣。

 

IV. 痙攣的評估方法

   被動牽拉(passive stretch):在臨床上常應用Modified Ashworth scale

 

V. 痙攣的治療

A. 物理治療

1. 擺位:擺位可以達到改善身體的對稱性和避免肢體變形、使肌肉張力放鬆與改善功能的目的[12]。目前有幾種可以利用的擺位姿勢:

a. 平躺(supine):擺此姿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照顧方便,如:洗澡、穿衣。不過,伸肌痙攣者要注意避免此姿勢,因為平躺會增加伸肌群的肌肉張力。

b. 俯臥(prone):伸肌張力強者可以考慮擺此姿勢,特別是可利用楔形物做以肘撐地(prone on elbow)的姿勢,訓練背部、頸部的伸直肌肉群,同時對髖部屈肌、腹肌、胸部肌肉也有被動牽拉的功能。

c. 側躺(side-lying):不管是伸肌或屈肌痙攣都可擺側躺的姿勢,正確的擺法是在上方的腳,其髖,膝關節要屈曲,而下方的腳,其髖、膝關節是伸直的。

2. 冷與熱療[7]

a. 冰敷:10-15分鐘,放在作用肌可以減少Ia輸入神經纖維的興奮,降低痙攣。

b. 熱療:溫度約33-36度,10-20分鐘,可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r運動神經元輸出神經的活性,使肌肉放鬆,降低痙攣。

3. 經皮神經電刺激(TENS)

a. 1992Levin 將電極片放在中風超過八個月病患的腓神經上,用0.125秒的方形波,頻率99赫茲、60/天、5/週,強度以讓病人有刺麻的感覺為準。結果發現,持續3週的經皮神經電刺激可以降低下肢痙攣。[表二]

b. 1995Potisk研究20個中風3個月的病患對於經皮神經電刺激的反應。結果發現頻率100赫茲,振幅0~100伏特,波寬0.2m/sec,陽極放在外踝,陰極放在外踝上方10公分處,強度開至肉眼可見的肌肉收縮,持續45分,可以降低下肢痙攣。[表三]

4. 功能性電刺激(EES)

1998Lsonde研究發現,頻率99赫茲的功能性電刺激,在中風病患手臂上的伸腕肌和屈腕肌兩種肌肉交替治療3個月,其結果不但可以降低痙攣,並且增加自主性的動作。

5. 副木(splint)

依據玻巴斯(Bobath)的治療原則,將痙攣肢體擺放在抑制反射的姿勢(RIP),腕伸直30度,掌指關節彎屈45度,指關節全伸直,每根指頭都要外展[12],其降低痙攣效果是立即而且明顯的。

6. 肌肉震動[7][(vibration)

一般是用高頻率(100-200Hz)、低震幅(3mm)的振動器,放在痙攣肌肉的拮抗肌約20分鐘,經由交互抑制[(reciprocal inhibition)的機制來抑制痙攣,效果約可達半小時左右。另外,使用低於70赫茲的低頻率振動,也可降低痙攣,不過其理論是透過肌肉放鬆的原因。

7. 徒手治療[24]

a. 誘發(Facilitation):利用刷、拍的感覺刺激,來增加Ia輸入感覺神經纖維的訊息輸入。

b. 抑制反射的姿勢(RIP):利用交互抑制,讓拮抗肌收縮,作用肌放鬆。

c. 神經鬆動術(Nervous mobilization):例如:用ULTT1來降低上肢屈肌痙攣的問題。

B. 其他

1. 藥物治療。

目前常見抗痙攣的藥物有三種:BaclofenDiozpamDantrolene[1][7]

a. Baclofen:它是合成的GABA衍生物,可和位於Ia輸入神經纖維上的GABA接受器結合,阻斷鈣離子進入細胞內。進而降低Ia輸入神經纖維的神經傳導,減少肌肉張力。

b. Diazepam:促進GABA的釋放,一但GABA與其接受器結合,細胞膜對氯離子的通透性會改變,氯離子較容易進入細胞內,使Ia輸入神經纖維處於過極化(hyperpolarization)狀態,進而阻斷Ia輸入神經纖維之傳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chwt03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